| 网站首页 | 法语沙龙 | 英语沙龙 | 德语沙龙 | 西语沙龙 | 韩语沙龙 | 日语沙龙 | 俄语沙龙 | 意语沙龙 | 外语论坛 | 葡语沙龙 | 瑞语沙龙 | 阿语沙龙 | 热卖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外语沙龙 >> 阿语沙龙 >> 疑难解答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世界现在有几大教派 信仰…
全世界有哪些种宗教?教徒…
世界上共有哪几种宗教?
请问:三大宗教圣地是哪…
麦加是什么宗教的圣地
伊斯兰宗教指的是什么
伊斯兰教六大信仰是什么…
“麦加”是什么宗教的圣…
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目…
求世界三大宗教相关内容
更多内容
阿里妈妈广告位
宗教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意义           ★★★★
宗教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意义
作者:提问者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6-16 16:04:00

lanmo
[新手]
宗教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意义 10分
回答:4   浏览:273   提问时间:2006-06-16 16:04
宗教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意义
1条评论...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 举报

一颗星hk88888
[学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根本利益
  
  
  □□和谐是人类普遍的追求,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世界上各民族、各宗教孜孜以求的共同社会理想……
  
  
  □□和谐是人类普遍的追求,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世界上各民族、各宗教孜孜以求的共同社会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和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对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创新,也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各宗教和睦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各民族携手共建和谐社会这个角度,谈谈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群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的认识、态度及实践。
  
  一、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对和谐社会,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政党在不同的时期的表述上有所不同。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伊斯兰教倡导的和谐社会是和平文明,以人为本,公平守信,共同富裕,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各民族、各宗教恪守其道,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对和谐社会的这种定位,两者在本质和内涵上是基本一致的。在伊斯兰教义、教理中,通过“命人行善,止人干歹”要求人与人和谐相处,通过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来激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处世、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通过对造物主的认知和参悟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1400多年前的阿拉伯蒙昧时代,阿拉伯人还不成其为一个民族,处在为数众多而又彼此挞伐的部落分割状态,充满愚昧无知、偶像崇拜、战乱纷争、吸毒酗酒、重利盘剥、买卖奴隶、歧视妇女、活埋女婴等种种恶风陋俗。穆罕默德至圣奉真主天命以阿拉伯半岛为立足点,以阿拉伯语为载体,以真主的启示——《古兰经》为法典,面向全世界传播伊斯兰教,号召人们皈依独一的真主,和睦相处,平等博爱。他传教23年,不仅使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广为传播,被人们认同和接受,也使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各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一个阿拉伯民族,并形成了共同信仰基础上的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阿拉伯社会出现了崇尚文明、安定有序、团结祥和、安居乐业、人心向善的浓郁氛围。这一美好、纯朴的社会时代被称为伊斯兰的“乌玛(民众)”时代,在世界穆斯林心目中就是和谐社会。在随后的两百年内,穆罕默德圣至的弟子们和再传弟子们一代接一代地将这一盛世推向前进,创建了幅员辽阔、繁荣昌盛、文化发达、影响深远的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将伊斯兰教致力建设的和谐社会推向鼎盛,使之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力长达几个世纪,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美国历史学家希提评论说:“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状态的时候,伊斯兰文明正经历着它的辉煌时代……几乎所有领域里的关键性进展,都是穆斯林在这个时期里取得的……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的时候,他们的眼光看得更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阿拉伯人是与西方分享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人民,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高举文明火炬的人物,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作出慷慨贡献的人们。”(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04页)
  □□正如世界上几大文明社会无一例外地走向衰落一样,阿拉伯文明也从公元13世纪走向衰落。抛开导致其衰落的具体客观历史原因外,从内因和源头上探析其衰落的原因,可以肯定地说,阿拉伯社会后期偏离伊斯兰的教义、教理,社会失去纯真的信仰和公平正义,统治者腐化堕落、贪图享乐、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凸现,社会道德的缺失以及社会失去和谐,是导致阿拉伯世界走向衰落的内因。
  
  二、伊斯兰教的和谐观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客观认识和充分利用伊斯兰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使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对于进一步巩固和维护民族、宗教领域乃至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稳定与和谐,增强信教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以及穆斯林与其他民族、各宗教的亲和力、兄弟般的团结性,引导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的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的领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在《古兰经》和《圣训》中关于和谐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自然、人类等诸多方面,重点是讲人的和谐,即人和人之间,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在伊斯兰教义、教法中,规范个人行为、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群体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所包含的和谐精神以及社会关系微观层面上的和谐精神,诸如个人修养、积极处世、孝顺父母、兄弟友爱、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友好、尊老爱幼、扶弱济困、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等,既是人人皆知的教义,也是各种宗教共同倡导的和谐精神。从宏观层面上看,伊斯兰教最具代表性的和谐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和平、宽容理性的精神
  □□热爱和平是伊斯兰的特色。“伊斯兰”意为顺服、和平、安宁。伊斯兰的教义中,热爱和平,是其最根本的主张。伊斯兰教号召人们寻求和平并为实现和平而努力。当今伊斯兰世界的主流和绝大多数穆斯林热爱和平,并为世界的和平而不懈努力。但是,历史上以及当代国际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区域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加之个别穆斯林的偏执、极端和对西方势力的极度不满情绪,以及穆斯林世界的敌对势力利用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优势力量而进行的单边霸权行径和别有用心的渲染与误导,使很多人把伊斯兰教与暴力、好战、狂热联系在一起。我们应该把一些极端的伊斯兰组织出于对西方大国和以色列霸权行径的强烈不满而又无法改变现状的困境下所采取的暴力恐怖事件,与伊斯兰的教旨、教义区别开来;把个别打着宗教旗号的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与伊斯兰教的教旨、教义区别开来,以正本清源,教育群众,揭露和孤立“三股势力”。
  □□伊斯兰教承认世界各民族、各时代都有先知,都有经典,要求穆斯林尊重历代先知和他们所留下的经典。伊斯兰的宽容理性表现在,凡是合乎天理、人情的学说,凡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制度,都是伊斯兰教所承认、所赞许的。比如,伊斯兰教传播初期,穆斯林就向往东方的中华文明,穆圣号召穆斯林:“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伊斯兰教的宗旨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古兰经》启示:“真理是从你们的主降示的,谁愿信就让他信吧,谁不愿信,就让他不信吧。”(《古兰经》18:29)“未曾因你们的宗教而对你们作战,也未曾把你们从故乡驱逐出境者,真主并不禁止你们怜悯他们,公平待遇他们。真主是喜爱公平者的。”(《古兰经》60:8)在中世纪伊斯兰兴盛时期,大批异教徒生活在穆斯林世界,他们不但没有受到迫害、歧视,还可以参与以伊斯兰为国教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国家政权组织中有身为异教徒的官员。公元1165年,一位犹太旅行家写到:在伊斯兰教帝国里,非阿拉伯的犹太人约有30万人。当时仅在首都巴格达的非穆斯林就有近2万人,基督教、犹太教的教堂、修道院林立。在当代社会,伊斯兰教各国珍视和尊重联合国人权宣言,推行积极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积极参与各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活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珍视和平、宽容、理性的传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懈地努力。
  
  2、崇尚科学、鼓励求知的精神
  □□伊斯兰教把自然、世界与人类的起源及发展变化归结为真主的创造和控制。同时又鼓励人们积极探索宇宙的运动及发展规律,探索大自然的种种奥秘,鼓励人们积极求知。伊斯兰教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宗教迫害科学、抑制科学发展的事情。《古兰经》文中多次启示人们要观察宇宙的奥秘。据统计,《古兰经》中教人应用理智进行思考的经文有300多处,教人观察和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经文有700多处,教人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几十处。
  □□伊斯兰教教导穆斯林寻求真理,坚持真理。“圣训”教导穆斯林积极求知,如“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命”,“寻求知识当始于摇篮, 止于坟墓”,“学者的墨汁优于烈士的鲜血”等鼓励学习的圣训,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穆斯林学子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外来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中世纪穆斯林积极调和宗教事务与社会政治,宗教信仰与科学探索之间的辩证关系,许多著名的宗教学者在研究《古兰经》、圣训、教法、教义的同时,也积极研究医学、哲学、化学、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结出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果,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当今时代,中国穆斯林应大力发扬这种崇尚科学、鼓励求知的精神,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成为人人喜爱学习、终身追求知识的学习型民族。
  
  3、倡导信仰和现实合一、追求两世吉庆的精神
  □□伊斯兰教既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又有很强的世俗性质,教义、教法对人们的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有着丰富而具体的规定。历史上,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伊斯兰教依然在广大的伊斯兰世界和各个穆斯林民族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在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领域的影响还十分突出,这是伊斯兰教信仰和现实生活合一,追求两世吉庆的鲜明特征。伊斯兰教反对人们消极处世,不要求人们在今世去做苦行僧,而是号召穆斯林在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现实人生中积极努力,奋发有为,创造财富,为自己,也为他人谋福利;同时坚守信仰,遵守教法,主动行善,赖以创造后世的幸福生活。因此,中国穆斯林应当是既重视信仰,又重视现实生活,既追求后世的幸福生活,又重视今生的现实幸福,为自己、为家庭、为家乡、为祖国的民主、文明、富裕、强盛而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追求两世吉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表明,这在中国凝炼为“爱国、爱教”的至理铭言也是广大穆斯林的实践行动。
  
  三、中国穆斯林应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有物质利益层面的和谐,还有法律政策、制度机制和思想认识层面的和谐,也就是说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还包括人的思想认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方面的和谐。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和支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社会充满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能得到肯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妥善协调,形成全社会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社会管理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全社会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稳定有序、安定祥和,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爱、融洽和谐。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包括广大穆斯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坚持不懈地共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多视角、多方面进行阐述。从全面理解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发掘伊斯兰教义、教法中的和谐精神,以及正确利用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引导穆斯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来说,应该是:
  
  1、用和谐的理念做好伊斯兰教事务工作
  □□“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目的在于增强党同宗教界人士以及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在这里,同就是指“政治之同”,异就是指“信仰之异”。两者既并列,又互动,同不妨异,异不碍同;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和谐状态。这一原则还启示我们,一个和谐的社会并不意味着就是单一文化、单一思想的社会,而应该是思想、文化、观念丰富多彩的社会。对于襟怀博大的国家治理者来说,差异意味着多姿多彩与和谐,意味着花团锦簇的繁荣。我们应当用和谐理念来深刻理解、领会这一基本原则蕴含的和谐内涵,密切保持党和宗教界及各宗教信教群众和谐顺畅的关系,这样将会使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党的执政基础愈加巩固。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信教群众的必然要求,目的在于增强党同信教群众的血肉联系与和谐关系,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可以说,切实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全部宗教方针政策的基石。没有了这一点,一切和谐、稳定、相适应都无从谈起。“文革”浩劫时期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斗争哲学”使社会失去了和谐,信教者失去了信仰自由,社会失去了活力,平添了乱源。因此,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包括宗教界在内的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把包括穆斯林在内的数以亿计的信教群众真正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才能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来。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体现了“以和为贵”的执政理念,突出了“和风细雨”的工作方式,目的在于破解“社会主义和宗教”的政治难题,使宗教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和谐因素。这是基于宗教存在的长期性而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执政理念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斗争哲学”的彻底扬弃。我们应深刻领会这一理论成果中包含的中国“和合”文化的精神因子和“平和”概念,正确把握好引导相适应的原则和尺度,突出引导工作中热情帮助、主动服务和积极推动的职能。从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来说,爱国爱教,奉公守法,服从政府依法管理,正确遵行信仰自由政策,不违法、不添乱、不滋事生非是必须的行为准则。
  
  2、崇尚科学、鼓励求知的精神
  □□伊斯兰教把自然、世界与人类的起源及发展变化归结为真主的创造和控制。同时又鼓励人们积极探索宇宙的运动及发展规律,探索大自然的种种奥秘,鼓励人们积极求知。伊斯兰教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宗教迫害科学、抑制科学发展的事情。《古兰经》文中多次启示人们要观察宇宙的奥秘。据统计,《古兰经》中教人应用理智进行思考的经文有300多处,教人观察和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经文有700多处,教人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几十处。
  □□伊斯兰教教导穆斯林寻求真理,坚持真理。“圣训”教导穆斯林积极求知,如“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命”,“寻求知识当始于摇篮, 止于坟墓”,“学者的墨汁优于烈士的鲜血”等鼓励学习的圣训,在穆斯林世界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穆斯林学子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切外来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中世纪穆斯林积极调和宗教事务与社会政治,宗教信仰与科学探索之间的辩证关系,许多著名的宗教学者在研究《古兰经》、圣训、教法、教义的同时,也积极研究医学、哲学、化学、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结出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果,为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当今时代,中国穆斯林应大力发扬这种崇尚科学、鼓励求知的精神,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吸收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成为人人喜爱学习、终身追求知识的学习型民族。
  
  3、倡导信仰和现实合一、追求两世吉庆的精神
  □□伊斯兰教既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又有很强的世俗性质,教义、教法对人们的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有着丰富而具体的规定。历史上,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如今,伊斯兰教依然在广大的伊斯兰世界和各个穆斯林民族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在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领域的影响还十分突出,这是伊斯兰教信仰和现实生活合一,追求两世吉庆的鲜明特征。伊斯兰教反对人们消极处世,不要求人们在今世去做苦行僧,而是号召穆斯林在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现实人生中积极努力,奋发有为,创造财富,为自己,也为他人谋福利;同时坚守信仰,遵守教法,主动行善,赖以创造后世的幸福生活。因此,中国穆斯林应当是既重视信仰,又重视现实生活,既追求后世的幸福生活,又重视今生的现实幸福,为自己、为家庭、为家乡、为祖国的民主、文明、富裕、强盛而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追求两世吉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表明,这在中国凝炼为“爱国、爱教”的至理铭言也是广大穆斯林的实践行动。
  
  □□二是大力弘扬团结友爱、宽厚仁爱、扶弱济困、慷慨好施的优良传统,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服务。伊斯兰强调团结,认为“穆斯林皆弟兄”,理应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也应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如穆斯林施舍财物给穆斯林或非穆斯林都会得到真主的喜悦和恩赐。穆斯林认为交一位朋友是真主的特赐,并十分看重朋友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守信诚实。教法中将“全信约会”(守信)提升到“副主命”的高度。在乐善好施,救助弱者等方面更是以教法教规的形式有明确的规定和比例。如每个经济宽裕的穆斯林要将每年动产财富的2.5%作为天课,舍散给困难的穆斯林人群。教义还要求穆斯林要做到以德报怨,在你需要时没有施予你的人求到你时也要慷慨给予;即便不了解你的善意的人你也应视为友好。并严禁以施舍、济困、益人等善举沽名钓誉。
  □□三是大力弘扬关心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古兰经》多处启示人们:世界万物,无论大小、细微、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是真主创造的;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教导人们热爱自然,从大自然中参悟真主的伟大,从大自然中寻找真主的恩惠,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最佳状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来建设美好的家园,追求和创造幸福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力行善功如即亡,耕耘今世如永生” 是蕴含和谐哲理的著名圣训。伊斯兰教还要求人们对所有动物予以善待和同情,“所有被造物都来自于安拉,凡是善待它们的人就临近了真主”。严禁穆斯林虐待与人类一起生存的动物,除了合法食用和其他特殊情况(治病或维护自身安全)外,禁止无故杀生和狩猎活动。这些规范穆斯林生产、生活和习惯的教义都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依此鼓励人们在与自然的关系上求得和谐,在谨守信仰和追求现世幸福生活上求得一致,以自己的敬畏之心、行善之功、勤奋工作来换取后世永久的天堂。穆斯林应依此教义,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积极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作者:言论自由01 转载欲天涯社区
回答:2006-06-16 16:33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其他回答 共3条回答
评论 ┆ 举报

houhanlin1978
[新手]
不同的宗教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这个比新中国都要早,还有,就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他们的影子,这里有发达的国家也有落后的国家,好的,有对人产生好的影响的宗教他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因为做为信念他给人产生的力量是很大的,还可以这么说,人生活在信念之中.只不过不为人太过认同.而有了宗教信念的人他们说是少数,可是对他们来说,有很多对这个社会来说是有润滑作用的.
不知道注意了没有,在古代也好,宗教的有很多东西的认识是超前的,有些只是现代才为大众接受但却不以为然.还以为是时代的发展的功劳.但实际上,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形为就以在宗教的信条上了.
不能说全是宗教的功劳.因为这个社会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可是完全可以把宗教里有用的东西拿过来为现代人来作为人生的形为上的一种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你不一定去怎么样,但是上面有好的东西可以为我们起到有利的作用.
可以用它上面极有说服力的特点来让人们去为自已的人生去工作,生活,学习......去做正确的事情.这些宗教的作用是显著的.有时....
回答:2006-06-16 18:23
评论 ┆ 举报

独孤醒狮
[学长]
我用我在“爱问”中的一篇随笔来回答楼主,文中第9点点题。
附:《天堂以及宗教的作用和意义》
1、各种偶然的原因注定了各种的不平等,如生于富豪官宦家庭和平民百姓家庭、生于大都市和小山村、一码中特和九赌十输、天资聪慧和先天弱智、天生丽质和东施无盐等等。
2、各种不平等注定会引发种种怨气和感到苦难,使人感到或人生如梦或生不如死或苦海无边,人自然会消极。
3、消极对全社会是不利的,社会的发展需要积极主动,特别是上层建筑需要劳苦大众继续劳苦下去,而不是去自杀或怠工或过激行为,否则统治阶层就要变成劳苦大众。
4、远古是没有心理医生这门职业的,如何让社会上99.99%的人心里感到平衡?唯一的方法是给与他们“希望”。“希望”,有些现代人称之为“理想”,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心态能使人突破忍耐苦难的极限,让苦难的人继续苦难下去。即“希望”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地苦难下去,不会萌发心理疾病。因此,上层建筑和劳苦大众都需要“希望”。
5、“希望”是不能在第二天早上就能看到结果的,否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反而会加剧消极。什么是天长地久的“希望”?什么是永远都不会产生“失望”的“希望”?就只有是死后才能实现的“希望”。
6、死后才能实现的“希望”,西方基督教称之为“天堂”;东方佛教称之为因果轮回,这辈子的苦是上辈子孽的“果”,也是下辈子甜的“因”;马克思主义者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宗教由此而诞生。
7、宗教的作用就是给信众画一个饼,一个死后才能享用的饼。当然,寻短见自杀而死的人是不准享用的;因此,好死不如赖活着。
8、宗教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信众心安理得地苦难,苦难的缘由是,自己基督教的“罪”,自己佛教的“孽”;既然苦难都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即自作自受或者罪有应得,就不会埋怨太多。
9、宗教的历史意义:如果自己的苦难是别人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就会有“仇恨”,就会有“愤怒”,就会有“报复”,就会有“动荡”。宗教化解了这一切,营造“和谐”社会。一面教育你忍耐,神说别人向你的左脸吐口水你应把右脸也伸过去;佛说怨怨相报何时了。一面帮助你报仇,神又说不信我者入地狱;佛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10、宗教的现实意义:现代“法律”吸取了宗教教义的精髓,一面也教育你忍耐,不容许你私下报仇;一面又利用国家公权力即司法途径为你报仇。法律会随着宗教的发展而发展的,宗教会与法律携手一道营造和谐社会的。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政教分离制度,尚可受益;更不用说,那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和法律是等同的。
补充:
解决上层建筑的人也需要宗教的问题,以免读者对上文做片面理解。
请不要将文中开篇的“不平等”,仅仅只理解成社会的不公平,特别是不能只理解成物质享受的差异,应理解成一切偶然因素造成的差异:如先天获得的家庭状况和社会关系、文化氛围、容貌、身材、地域差别等等;如后天获得的一切运气,象临高考前生病、别人一注中奖自己买堆废纸、飞来横祸等。这种“不公平”是人人可以享用的,不局限具体某一个社会阶层。宗教溶于文化,也是人偶然获得的成长环境
回答:2006-06-17 01:52
评论 ┆ 举报

暗处生花
[学妹]
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学好
国家现在这样支持佛教
是因为佛教的真谛:空,即无欲无求
学佛的人第一步就是学习念佛
第二步是学习忍让
现在知道什么是宗教信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意义了吧

回答:2006-06-17 09:55
没找到针对您问题的答案?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希望在我们为您集成的Google搜索上您可以查到于您所需要的内容
Google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本站简介 | 成都地图 | 在线翻译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 
    外语学习沙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2-2005 外语沙龙 外语学习网-外语沙龙为外语爱好者提供外语学习交流的网上空间,本站提供免费外语歌曲,试题,外语在线翻译,学习听力mp3等资料下载。
    本站广告 招租中,在本站投放广告针对性较强,有较高的回报!
    蜀ICP备05005342号
    信息备案:蜀ICP备05005342号
    信远互联工作室 站长:寒江
    联系邮箱:monf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