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传统节日之困
作者:外语沙龙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1-0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困境,与社会的变迁有关。城市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很多与农业、农村,与那种熟人社会相关联的传统节日,自然会被人看淡。

       又是一年春来到,人们盼望一年的春节也如期而至。

   上班族们可以不用上班了,农民们也放下了手中的农活。这是一个狂欢的日子、温馨的日子,小孩子喜气洋洋,穿新衣、拿压岁钱,偶尔还可以躲着大人偷偷地放几个鞭炮;大人们欢欢喜喜,走亲访友,互道祝愿,今年好丰收,来年赚大钱。祥和、团圆、温馨、美满  一切美好的语言都能在这些天用得上。

   如果说春节、中秋节还能为广大人民热衷,其他的传统节日冬至、腊八、端午、七夕等节日就没有这种福分,如今的人们似乎已经记不起中国还有这么多的美好节日。

   当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2004年却被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时。这才刺激我们的神经,过了一千多年的端午节怎么就成了韩国人的节日了?一向被中国人民忽视的,然而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节日顿时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学者的重视。

   于是在2004年两会上,开始讨论是否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像春节、五一、十一、元旦一样纳入到我国法定假日中。寄希望于通过立法来保护这些将被人们遗忘的传统节日。去年圣诞前夕,民俗专家学者掀起了一场“保卫春节宣言”热潮。宣言中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它的“保护”。这让我们感觉得春节已经成为了最后一个传统节日防线。中国的传统节日必须要保卫,否则就要崩溃了!   折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困境   有人说,春节前夕寒风中长龙似的购票队伍,拥挤的列车;中秋节月饼市场的火爆和越来越华丽的月饼礼盒包装;清明节的交通堵塞等等,无不说明这些传统节日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传统节日似乎没有真正远离我们,人们照样热衷于过大年,吃年夜饭,照样热衷于中秋节的团聚。

   然而不管你信不信,中国传统节日确实在淡化。它的淡化表现在与洋节的对比上;表现在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繁琐模式的厌倦上,中年人对传统节日的负担和沉重感上;表现在节日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缺失上。

   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看着迪斯尼动画片长大的孩子们,他们也许更热衷于过圣诞节,而不是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春节。他们知道圣诞节有圣诞老人、圣诞帽。然而又有几个知道春节我们的门上要贴上红对联,大红的窗花和点上红红火火的爆竹。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知道过西方的情人节。并要在这天要给恋人送上火红的玫瑰花和甜蜜的巧克力,他们可曾知道在中国同样有一个这样的节日,这天的节日内涵决不亚于西方的情人节。只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是玫瑰,不是巧克力,而是荷包香囊,这些代表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已经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

   首先,不容否认的是,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节日产生、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这些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自然也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因此这种传统节日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并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于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农事”、“祈福”、“驱邪”等主题以外,又添加了“祭祖”、“团圆”等“孝亲”元素。

   节日与社会伦理,生产关系,生产力有着必然联系。当社会文明进入工业时代,农业文明的节日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内涵,而仅是一个形式,如果它不被赋予新的意义,它必然会在历史的车轮中销声灭迹,比如乞巧节和鬼节,很难想象接受新文明形式的城市青年会刻意地过这两个节日。 

   七夕节有着丰富中华内涵的节日,不仅代表中华妇女的贤惠端庄与温淑坚贞,并且七月七是有着凄美和浪漫的爱情故事的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近千年,在民间可算说是家喻户晓。织女是中国妇女对爱情忠贞不渝、智慧的代表。这个被誉为中国情人节的乞巧节、七夕节 ,承载着中国凄美的爱情故事,曾是中华民族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的美丽传说。在我们的农耕文明中,世人不但仰慕他们爱情,而且欣羡织女的智慧,尤其是女子,盼望有一手织女的织艺,于是就有了纪念他们的节日。但是有这如此丰厚的文化内涵的节日,却早已被人们遗忘,现代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在七月七日这天来表达自己对异性的爱慕,情侣之间也很少有人会过这样的节日。相反,欧美的情人节,却过得红红火火。每年的这天玫瑰花因为断货而价格猛涨,巧克力商抓住这个商机大赚一笔,还有商场里、酒吧里突然增多的一对对的恋人,你可以想象得到情人节在中国人眼里的重要,年轻人对这个节日的热衷。

   七夕节在过去,仅仅是女孩子的节日,女孩子在这天要聚集在一起学做针线活,钻在棚下说情话,这显然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现代人对爱的表达方式是不相符的。这种含蓄表达爱的方式已经跟不上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复杂的礼物,对于现代生活和学习压力都很重的女孩子,已经不愿意在做礼物上花费时间,并且工业社会的的发展使得她们很方便的在商店买到更合适的,更能表达爱意的礼物。所以崇尚浪漫、时尚的年轻人喜欢在西方情人节这一天,用具有漫情调的鲜花和简单方便的巧克力作为礼物,是可以理解的。

   传统节日的在当代的困境显示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困境。实际上,传统文化在当代已形成一种割裂,比如,过去,过七夕节有乞食、乞巧、乞智、静夜葡萄藤下窃窃话私语等很具体的动作,可是现在这些东西不是被淡忘了,就是没有那氛围去做,当我们要过七夕时真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这个节该怎么过才好,最后就用疯狂购物,或是一顿美食好酒打发算了。没有这样一个语境,端午即便“申遗”成功了,也会锁在保险柜里,与现代人的生活没有丝毫联系。要发扬传统文化,真应该向聪明的韩国人学学,他们在传统文化身上注入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  
   
   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女孩这么表达她对传统节日的体验,也许给我们以启示:去年中秋节,公司部门组织同事昆玉河荡舟、赏月,感觉到与“洋节”不同的另外一种意境和文化,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心深处的平静与祥和。更让她认识到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有深意和内涵。传统节日困境谁之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文化也趋于全球化,虽然一再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然而当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崇尚自由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热衷于这种新的节日形式。于是过洋节就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表现。这种现象在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这一点教育部门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年轻人之所以热衷于洋节与教育部门过分强调外国语言学习不无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把他国语言被强调到不切实际的程度,甚至超过本国语言,那么,外国文化“乘虚而入”乃至“后来居上”也就在所难免。近几十年文化的教育中,重外语轻国语的现象非常严重,看看目前一个个办得红红火火的英语培训班,以致形成的英语产业。看看学子们为了拿到英语证书而占用本专业课的学习时间,答-案就不得而知。目前学子们连自己本国的语文、语言都没有学好,怎么会知道中国还有如此之多古老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呢?

  传统节日缺乏现代符号,难以适应人们现代的生活。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强的历史稳定性,但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此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符号体系,有时候符号的意义比内容还重要。年轻人中可能信仰基督教的不算很多,但是对那位长白胡子、戴红帽子的老头,对圣诞树等符号感兴趣的人却不会少。年轻人会借助这个符号聚会,和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符号问题非常重要。可是我们对自己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关注很不够。

   在我们的节日中这些符号留下的只有相应的吃的符号,端午的粽子、腊八的粥、冬至的水饺、春节也剩下了除夕的年夜饭和酒文化。红对联、窗花和被禁的爆竹一样在渐渐的消失。听说江浙一带很多年前就没有贴对联的习俗了,他们那边的经济发达,但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发展的经济中日渐消退了。

   传统节日活动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的举办。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的吃文化。一谈起过节,中国人最能想起的就是,过节要吃什么。而不是玩什么和做什么。有着几千年的中华美德的优良传统节日变成了一个个的吃文化,中秋节吃月饼,端节吃粽子,腊八喝粥、春节吃饺子。每个传统节日似乎都在跟着一个吃字转。《传统节日变成美食节》的文章,说的是去年中秋节,天津的各大商场打起了月饼战,月饼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包金裹银,俗不可耐。然而由于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发展,目前,人们对过节吃新的那种观念也不能盛行了。当仅剩下的吃文化也激不起人们的兴趣时,传统节日真的就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纪念的了。

   人们在这些节日里除了吃就是看看电视,这也成了人们唯一的精神文化享受,而看惯了每一年的春晚之后,人们的胃口已经开始反胃了。据统计全国有90%的家庭春节是在电视前度过的,看电视成为人们在传统节日唯一的文化活动。国家电视台每年为了给广大群众奉上这个节日大餐,也越来越用心了,然而也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兴趣和口味了。显然,春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除了电视节目之外,其他的传统节日活动却早已被遗忘,踩高跷、玩狮子、舞龙等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活动早已被人们遗失了。并且也没有其他能体现中国节日内涵的活动创新。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商家惯用的炒作方式,为洋节在中国的盛行曾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商家在挖空心思为商业找借口时,却似乎忘记了中国还有如此多的传统节日等待着去挖掘。一旦挖掘成功,等待的将同样是丰厚的利润。中国民族服装唐装的成功营销,中秋月饼的每年的畅销,都已经说明了传统节日产品的盛行。那么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国节,当然也可以开发出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情人礼物,春节的吉祥礼物等一系列的衍生品! 

   除此之外,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像资料和印刷资料很少,除了我们在书店里专门去找,在别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然而在看韩剧时,却常常被其中能继承很好的传统文化所敬佩。在韩剧中,传统的文化元素在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长今》中的饮食文化,《新娘十八》中的家族文化和婚俗文化等等。韩国人结婚要穿韩服画韩妆而不是披婚纱画现代妆,这是笔者很敬佩的,而在我们国家年轻人结婚有几个愿意穿中国式的结婚服。就连结婚照也是在巴黎春天拍的婚纱照。

   冯骥才说,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所以,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埋怨年轻人,文化和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代人告诉一代人的,老一辈不说,年轻人不会了解,如果连老一辈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 

  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韩愈说过,“民俗既迁,风气易随”。在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对“洋节”采取接纳态度的同时,也不应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在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的同时,应该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