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韩国经济学家分析世界为何对中国有信心
作者:外语沙龙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1-0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总理温家宝3月5日充满自信地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目标,同时也包括一些较难解决的课题。大多数中外专家对中国经济也充满信心,认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外对中国的信心源自何方?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充裕的资本,而是基于四个因素。

  第一,中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比起收入水平来,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比较高。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掀起了留学热潮,新一代领导层中许多人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开放意识以及强烈的爱国热忱,他们引领着中国迈向前方。

  第二,中国具有忧患意识,能够做到未雨绸缪。中国经常将周边国家的先例作为他山之石,在这一点上韩国经常会成为中国的借鉴教材。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不久,中国就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开始解决不良债权问题。对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物流混乱问题,中国也从很早就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高速公路等的建设。

  第三,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带动的,但同时也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在过去20多年里,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力、资本一起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一点与过去韩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同的。中国人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中国政府在自主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同时进军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上述三个因素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中国内需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中国企业都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比起收入水平来,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很高。除了制造业,中国的服务业开放力度也相对较大,日后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开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加大开放力度首先是中国政府对本国经济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中国领导人认可开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的证明。

  正是上述因素和丰富的劳动力以及资本结合在一起,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归根结底反映了中国领导层的能力。中国政府提拔重用年轻有为的人才,慎重应对未来问题,有勇气通过开放,提高本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现在到了韩国放下架子虚心向中国学习的时候了,韩国不能再继续做中国的反面教材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